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长长 (第3/3页)
到个答案……但正因如此,此生此世,我都不能再辜负他的一片情深。” 谢父大震。他似此时才看明白,这并不是一个拙劣的玩笑,也不是谢琻用来搪塞婚事的借口。 这是真的。 自己的儿子……竟真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了。 他一片茫然,往后退了两步,跌坐在了椅子里。谢华适时,忙给他手边又奉上了一杯热茶。 “你们……”谢父脑子里简直是一团浆糊,万般思绪简直不知从何说起,一时间混乱道,“你们两个都是男人,还是朝中重臣!若是胡乱——不对乱搞也是不对——但你们这么郑重其事,旁人怎么容得下你们?这娶妻生子乃是人伦,你们罔顾人伦,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还有沈梒他都回乡了,你还在这等着,一往情深得演给谁看?” 他简直是愁得五内焦灼。一会儿想自己怎么会生出个喜欢男人的逆子,一会儿想这事儿若是让外面人知道了该怎么办,一会儿又琢磨这两人现在一个天南一个地北也没什么以后了啊,自己儿子若是死犟着难道一辈子打光棍不成? 谢华拼命给谢父顺着气儿,给谢琻递了个眼色,让他赶紧解释。 “父亲不必担心世人看法。”谢琻垂眸道,“朝中大臣有多少知道的不确定,但圣上和太子,却是早已只晓的。” “皇、皇上?太子?”谢父大惊,“他们知道?他们没斥责你们——大逆不道,亵渎朝纲?!” “我二人虽有私情,但却皆是一般为国为民。皇上和太子都将我们的忠心看在眼里,皆知我们不是因私情而不顾大事的人,故而也都有心成全。” 谢琻顿了顿,忽然俯身下去,重重地给谢父磕了个头,沉声道,“儿子不才,愿将此身此心许国,上护国泰民安,下守谢氏门风。毕生再无其他所求,唯有这一个愿望……恳请父亲成全我们二人。” 谢父呆呆坐着,也不知是因谢琻这番誓言而震惊,还是在因洪武帝太子早已知道而震惊。 半晌,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迟迟道:“可沈梒他早已返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返京城……南北两隔,数年数月也不过是须臾之间……你们——你以后……又作何打算?” 谢琻垂头,闭了闭眼睛。 等待若涉水而行。他不知水有多深、江有多宽,此刻他虽还踩着泥泞的水底,蹒跚地向前行去,但或许是下一瞬,他便会一个踩空,而窒息在这湍急冰冷的时光长河之中。 可他又想起了他们最后一面的那个冬日。 在简陋残破的庐舍之中,沈梒静静地望着他。那时他们已经经历过了许多,有极怒、有背叛、有失望、有悲伤,可奇异的是这些大悲大喜的过往却都未在这人的面孔上留下任何岁月的痕迹。当他们二人四目相对,他看到的却依稀还是数年之前在杏园之中、探花宴上,那个倚花而笑、风流从容,与他一争魁首的少年。 那时他饮着金华酒,穿过人群看到了他的背影。自此打马飞花春逝去,经年流转昏晓辞。可他却如永远沉醉在那个初遇的春日,再不会醒来。 沈梒说,“花不尽,月无穷。此生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而他…… 他深深地俯下身去,低声道:“只知身在情长在。青山不换面,绿水仍长流。” ※※※※※※※※※※※※※※※※※※※※ 谢三公子出柜啦!木卡卡,老爹被他吓死了……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是另一位情诗小王子李商隐的诗句。可大家不觉得这两句诗,有种“我虽然一往情深地在等你,却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嘛。我觉得谢琻在等沈梒的这些年,从没有过勉强和无可奈何,是非常坚定的!所以我就稍稍改了一下,但还是向原作者李商隐respect一下!古诗词真的是瑰宝啊,我想表达的东西写一段话都不一定写得明白,他们却用几个字就能写得这么动人,太腻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