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0节 (第1/2页)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那斜斜的北风,夹着雪粒子,直往人脸上打,珍卿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她连忙把围巾扯起来,想把脸兜得严实些。
??李师父大声跟她说:“珍珍,咱们再上山顶去,山顶上雪景一览无余,更显雄壮。”
??珍卿心里“呵呵呵呵”,心说你还要上山,你咋不说你要上天呢?
??珍卿坚决不干了,她还小啊,她还是个孩子啊,折腾不死,折腾病了咋办呢。
??拜个名士派的师父,真的是造孽啊造孽……
??珍卿从村子北边回来,李师娘没多久也回来了。
??她听说李师父带珍卿出去,直说实在胡闹,难得听她骂了一句:“你个没轻没重的李麻子!”
??李师父是个麻子脸,这是小时候为预防天花,种痘留下的痕迹。
??伙房给熬好了姜汤,李师娘让人把烤火烘炉和火盆桌子,都加炭大烧起来,让珍卿一边烤火,一边抱着姜汤喝。
??珍卿一边喝着姜汤,一边听师娘抱怨师父,说:“珍珍是小孩子,不像你皮糙肉厚,扛得住冻。
??“你别只顾自家高兴,把孩子弄伤风了。要不然,我就把珍珍送回去,免得你总折腾她。”
??李师父乐呵呵的,难得露出点儿笑影,看得出来是真高兴。
??李师娘管珍卿叫“珍珍”,头一回有人这样叫她,她又有一个新小名了。
??到后面几天,李师父再去踏雪寻梅,就只有男下人陪着他去,珍卿是打死不去了。
??李师娘就摆了几大捧盒的零嘴儿,带着珍卿围炉吃东西,除了各种糕饼果子外,各种炒货也很不少。
??师娘家里的瓜子儿,就有各式各样的,南瓜子、西瓜子、葵花子,都是常见的。
??还有一种丝瓜子儿,特别难嗑,那就是嗑着玩儿,打发时间的。
??在李家住了一阵,珍卿觉得,李师父家说是落魄士绅,但感觉他们家还挺阔的。
??尤其李师娘说话做事,像是见过大世面的。
??这老两口儿,据说年轻的时候,生过六个儿女,但只站住了一个小女儿,三年前嫁在南省,又生了孩子,过年根本回不来。
??读书方面,李师父开始给珍卿讲史书。
??即便讲的是正史,李师父也不迷信书本。李师父也旁征博引,推演一下过去的历史。
??《史记》里面记载,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以雕、鹖、鹰、鸢为旗帜”。
??李师父说,这里的熊、罴、狼、豹、虎、雕、鹖、鹰、鸢,肯定不是指这些动物,而是以这些鸟兽命名的部落。
??既然以这些鸟兽命名,那这些部落,推测大概是以这些鸟兽为图腾……
??然后,李师父又跟珍卿,大讲西方人的图腾理论。
??把珍卿听得一愣一愣的。
??她上一辈子,虽说没研究过图腾理论,但她也知道,最开始进行图腾研究的,可都是西方人啊。
??她李师父,这样一个前清遗老,怎么会有这样的知识呢?
??所谓学贯中西,莫非说的就是他这种?
??我的天啊,好像真拜了个了不起的师父。
??李师娘跟珍卿说,从前,她李师父也收过不少弟子。
??可他对那些男弟子,都是极为严厉,甚至严苛,弟子学得不好,打骂那是常事。
??学生遇到疑难,也不是他一问,李师父就给解答。
??李师父教学依据,是孔夫子的理,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就是不把学生折磨到位,就不会引导这个学生,不会给他解答问题。
??而据李师娘的观察,李师父教导珍卿,态度可好太多了。
??不但从来不打她,有啥问题,那是有问必答的,一点儿不藏着掖着的。
??珍卿当然心里也感激。
??但是时间长了,她也发现了,李师父教导她,大约也没指望她将来经进济世,有什么大造化。
??就是找个学生作个伴,然后过过当老师的瘾,带着一种玩乐的气氛。
??教学目标不一样,态度当然不一样喽。
??珍卿在李家待了十天,连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都是在李家过的。
??直到腊月二十六,杜太